主题
- #棲息地
- #瀕危物種
- #棲息地破壞
- #小熊貓
- #竹子
撰写: 2024-02-05
撰写: 2024-02-05 15:15
IUCN
提到小熊貓,大家通常會想到牠們白白的體毛、黑色的四肢、黑色的眼周和耳朵。然而,有一種小熊貓跟我們認知中的小熊貓完全不同,牠是全身紅色的紅 панда(Red Panda)。紅 панда 的四肢和腹部是黑色的,背部則是紅色的,牠們主要棲息在森林的樹上。據說,牠們即使在高高的樹上也能利用長長的尾巴保持平衡。牠們的臉上有白色的斑點,讓人一眼就能看出牠們是屬於小熊貓家族的一員,但乍看之下,牠們的模樣很像普通的熊。
紅 панда 以牠獨特的可愛魅力廣受人們喜愛,但令人遺憾的是,牠已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易危物種(EN)。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物種,意味著牠們在野外很快就會面臨極度滅絕的危險。
IUCN
紅 панда 分佈於緬甸、印度、尼泊爾和中國等地,據估計,全球數量不到 10,000 隻。在過去的 20 年裡,紅 панда 的數量急劇下降,減少了近 40%。
紅 панда 面臨滅絕的威脅,原因有很多。就像所有瀕危物種一樣,人類的非法捕獵始終是個問題。有些人會獵捕紅 панда,用牠們的毛皮製作帽子或其他服飾,但也有些紅 панda 會誤觸獵人為捕捉其他動物所設下的陷阱而喪命。
紅 панda 雖然也會吃鳥類、鳥蛋和昆蟲等,但跟其他小熊貓一樣,牠們也喜歡吃竹子。然而,由於人類開發,竹林的面積逐漸縮小,導致紅 панda 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都日益減少。竹林面積的減少威脅著所有小熊貓,包括紅 панda。即使不是人類直接開發造成的,氣候變遷也會導致棲息地減少,進而造成滅絕危機。隨著氣候危機加劇,洪水、山崩、暴雪等自然災害發生的機率也越來越高,這些災難對紅 панda 的棲息地造成嚴重衝擊。
WWF
為了保護在尼泊爾大量棲息的紅 панda,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與尼泊爾的犛牛牧民合作,進行紅 панda 棲息地保護工作,以減少人類對棲息地的影響。世界自然基金會也策劃紅 панda 觀光行程。在不對野生動物造成壓力、維持適度規模的情況下,觀光反而能成為保護瀕危物種的一種方式。此外,也有一些法律規定用於保護紅 панda。獵捕或販售紅 панda 者,將面臨 10 年有期徒刑或 1,000 美元以上的罰款。
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的資料,中國設有 40 多個保護區以保護紅 панda,印度、緬甸等地則有 20 多個保護區。非營利組織「紅 панda 網絡」(Red Panda Network)致力於保護紅 панda 及其棲息地。紅 панda 網絡與當地社區合作,監測紅 панda 的數量並進行研究。他們也進行募款活動,如果您有興趣,不妨搜尋相關資訊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