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- #滅絕
- #瀕危物種
- #白色長頸鹿
- #非洲
- #長頸鹿
撰写: 2024-01-22
撰写: 2024-01-22 14:30
通常提到『長頸鹿』,我們就會聯想到橘色的斑點。但您知道,從頭到腳都是白色的長頸鹿嗎?
Hirola 保育協會
事實上,並不存在所謂的白色長頸鹿這種品種,而是因為遺傳疾病而產生的長頸鹿。由於一種名為白化症(白變種)(lucisism)的罕見遺傳疾病,導致除了眼睛以外的全身色素喪失,進而出現白色的長頸鹿。據說,截至2020年,地球上僅存3隻白色長頸鹿,其中2隻被盜獵者殺害,僅剩1隻。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為了保護僅存的這隻白色長頸鹿,在牠的角上安裝了GPS進行監測。
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
然而,面臨滅絕危機的並非只有白色長頸鹿。我們所熟知的普通長頸鹿,也被列為瀕危物種。
長頸鹿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。屬於易危等級(VU)的長頸鹿,在野外有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內面臨高度滅絕的風險。目前全球約有68,000隻長頸鹿,但與100年前相比,長頸鹿的數量減少了90%以上。即使在現在,長頸鹿的數量仍在持續減少。
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
長頸鹿過去廣泛分布於非洲的喀麥隆、中非共和國、衣索比亞、莫三比克、肯亞、坦尚尼亞等地區,但在非洲的一些國家,長頸鹿已經滅絕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於2020年宣布,在塞內加爾、奈及利亞、幾內亞等非洲7個國家,長頸鹿已滅絕。如果持續這樣下去,在其他仍然有長頸鹿生存的國家,也可能再也見不到長頸鹿了。
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
長頸鹿面臨滅絕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減少。廣闊草原上漫步的長頸鹿,其棲息地因人類開發或氣候變遷導致的環境破壞而減少。棲息地減少導致長頸鹿不僅失去家園,也失去了食物來源。高大的長頸鹿靠啃食高樹上的樹葉維生,但人類開墾草原時砍伐樹木,導致長頸鹿失去食物。此外,在草原上圍起柵欄經營農場等活動也對長頸鹿造成影響。長頸鹿雖然很高,但無法跳過柵欄,因此無法自由活動尋找棲息地。雖然偶爾也會有些長頸鹿前往較遠的地方,但也有許多長頸鹿在穿越人類為了交通而鋪設的高速公路時,遭到車輛撞擊。
長頸鹿的棲息地縮小,導致牠們只能以較少的數量聚集在一起生活。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繁殖,更容易誕生遺傳上脆弱的長頸鹿。如此一來,長頸鹿的遺傳多樣性就會消失,未來長頸鹿擺脫滅絕危機的可能性也會降低。
人類的盜獵活動也是威脅長頸鹿的因素之一。由於人們對長頸鹿屬於瀕危物種的認知不足,而且長頸鹿被列為瀕危物種的時間也不長,因此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嚴重性,導致盜獵長頸鹿的事件頻傳。在美國,販賣長頸鹿的骨骼或皮革並非違法行為,因此吸引了許多以長頸鹿為目標的盜獵者。為了阻止這種情況,野生動物保育協會(WCS)主張,基於長頸鹿面臨滅絕的危機,必須阻止長頸鹿的非法交易。
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
由於氣候變遷,長頸鹿的棲息地也出現了降雨量過多的情況。長頸鹿如果遇到暴雨,死亡率就會升高,非常危險。暴雨過多,寄生蟲等各種微生物也會增多,長頸鹿罹患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。此外,雨水過多導致植物快速生長,但營養成分卻不足,也可能影響長頸鹿的營養狀況。反之,氣候變遷導致的頻繁乾旱,也是困擾長頸鹿的因素之一。
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
像這樣,長頸鹿面臨滅絕危機的原因錯綜複雜。但最重要的是,牠們的棲息地正在減少。為了保護長頸鹿的棲息地,環境保護組織和非洲各國政府有必要加強合作。
评论0